职教视野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教视野
162025.07
林宇:产教融合是培养大国工匠的根本模式,大国工匠是产教深度融合的成果体现
大国工匠是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作为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是培育培养大国工匠的主要途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要“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明确要求职业教育肩负起培养大国工匠的重要使命。全国总工会近年来评选的40位“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有32位毕业于职业学校,彰显了职业教育对于大国工匠成长成才的重要性和突出贡献。...
162025.07
产教融合当“各取所需、相互成就”
产教融合的本质是教育与产业的“双向奔赴”。唯有融在机制、合在资源、赢在动力,才能实现“各取所需、相互成就”的共生格局。融在机制,破解“融而不深”的治理难题。一是搭建“政府主导、四方联动”治理框架。政府统筹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整合教育、产业、财税等政策资源,消除多头管理壁垒。明确四方分工:政府规划保障要素供给,行业协会制定标准、对接供需,企业提供技术、岗位与实训资源,院校动态优化专业与培养方案。通过联席会议、...
272025.06
培养造就更多与时代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拔尖创新人才、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对高技能人才队伍的规模结构、素质能力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夯实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技能人才基础,迫切需要围绕产业数智化升级,加强高技能人才梯队建设,加快探索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路径,培养造就更多与时代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不断提升高技能人才综合素质当前,...
272025.06
“立人”“立能”“立业”协同,为学生发展提供全周期支持
在技能型社会建设驱动下,职业院校学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高就业率”与“低满意度”的剪刀差,凸显出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价值。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应实现“立人”“立能”“立业”协同,打造“人人出彩”的职业教育新图景。设计贯穿生涯的“立人”框架,提升生涯适应力职业院校学生更倾向于通过实操掌握知识,在“做中学”,这种实践导向的思维模式,使他们在技术应用、设备操作等领域展现出独特优势,并可以较早接触真实工作场景。...
122025.06
与“智”俱进 重识职教之“技”
今年职业教育活动周的主题是“一技在手,一生无忧”。实践证明,技能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既能凭借精湛技艺保障生产安全、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推动产业升级,又能通过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同时他们还是传统技艺传承与创新的主体,对带动就业、增强国家竞争力意义深远。职业院校是技能人才成长的摇篮,培养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是职业院校的使命和职责。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新旧职业的更新迭代越来越频繁、...
122025.06
让技能人才既长于“一技”更独具“匠心”
大国工匠是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作为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是培育培养大国工匠的主要途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要“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明确要求职业教育肩负起培养大国工匠的重要使命。全国总工会近年来评选的40位“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有32位毕业于职业学校,彰显了职业教育对于大国工匠成长成才的重要性和突出贡献。...
272025.05
中国职业教育呈现“六大趋势”
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主任林宇18日在2025职业教育海上对话创享会上表示,中国职业教育正呈现“六大趋势”——重心持续上移、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数字化、国际化和“新双高”。林宇表示,当前,从中国职业教育规模上看,以前是两个“半壁江山”。“现在变了,高等职业教育已占到整个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中等职业教育占比大概是三分之一。同时,职业教育在校生中大概有七成来自乡镇、农村和城市生活困难家庭,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
首页上页12345...46下页尾页 到第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