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领导接待日预约
|
校长信箱
|
教务系统
|
学管系统
|
图书馆
|
智慧校园
|
迎新系统
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学院沿革
现任领导
印象机电
影像机电
教学系部
机械工程系
电气工程系
汽车工程系
材料与建筑工程系
信息工程系
财会与管理工程系
基础课教学部
马克思主义学院
体育工作部
机构设置
管理机构
教辅部门
群团组织
人才培养
智慧教育
专业设置
技能大赛
实训基地
名师团队
科学研究
招生就业
招生信息网
就业信息网
河北省高职单招考试三类专题网
共建本科
人才招聘
English
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学院沿革
现任领导
印象机电
影像机电
教学系部
机械工程系
电气工程系
汽车工程系
材料与建筑工程系
信息工程系
财会与管理工程系
基础课教学部
马克思主义学院
体育工作部
机构设置
管理机构
教辅部门
群团组织
人才培养
智慧教育
专业设置
技能大赛
实训基地
名师团队
科学研究
招生就业
招生信息网
就业信息网
河北省高职单招考试三类专题网
共建本科
人才招聘
English
职教视野
职教视野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教视野
17
2025.09
锚定教育强国目标 做好“十五五”规划
“十五五”是高校未来10年发展的第一个五年,下一个五年就是建成教育强国的时间节点。当前,我们需要在教育与中国式现代化、中国教育与世界的全新坐标中,看清教育内外部环境深刻而巨大的变化,进而把握好教育的时代方位、历史责任和重大任务。广大高校应当锚定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谋划制定新的发展规划,尤其是新的发展目标和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为此,要认真思考和把握好以下九个重大课题。一是明确学校的定位与目标。定位与目标要聚焦特色和差异。...
29
2025.08
AI时代,教师要扮演好三大角色
AI(人工智能)时代已然来临,它深刻地改变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方式,助力教师完成备课、作业批改,为学生提供精准指导,生成海量学习资源,使泛在学习成为可能。AI在教育中的广泛和便捷使用,也带来了新的疑问:在AI时代,教师是否还有优势?做好技术伦理的守护者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再到AI时代,时代在发展,教师角色在变化,对教师素养的要求也在变化。提升数字素养,成为AI时代的需要。今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
29
2025.08
智能协同提升教师专业化能力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智能平台等数智技术深度嵌入教育场域,教师不仅要熟练运用智能平台,更要具备驾驭课堂、统摄价值的能力,实现从“技术使用者”到“教育主导者”的身份跃迁。这个过程,本质上是一种在复杂教育情境中保持判断力、设计力和育人能力的持续发展过程,也是教师主动回应教育现代化挑战、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对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且深远的意义。适应力:掌握智能逻辑内核智能协同场景不仅改变了教学的组织形态,...
15
2025.08
聚焦教师数字素养提升之道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指出,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教育数字化是推进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驱动力之一,教师作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行动者,其数字素养的培育不仅关系到教学效能的提升,更直接影响着全民数字素养的整体发展水平。高水平的教师数字素养内涵应该包括哪些方面,学校又该如何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教师数字素养的本质是教师在数字化环境中开展专业实践的复合能力,涵盖数字技术认知、...
15
2025.08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就《关于组织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的通知》答记者问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组织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就《通知》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1.问:《通知》出台有什么背景和意义?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教育数字化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推进教育数字化”写进了党代会的报告。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
29
2025.07
构建适应性强、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
人口结构变迁、技术革命等将共同推动职业教育突破传统边界,在服务产业升级、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促进教育公平中承担起更重要的使命,成为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当前,教育工作正面临深刻变革。从国际层面看,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技术等前沿领域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在技术驱动下正在深度重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型与之历史性叠加,...
29
2025.07
新“双高”建设背景下如何深化产教融合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全面构建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的总体部署,第二期“双高计划”明确“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的目标定位,要求高职院校必须以产教融合为主线,一体推进发展机制、平台载体、育人模式等方面改革创新,实现高职院校办学从“供给导向”向“需求导向”转型,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关键办学能力,更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新质生产力培育。构建政行企校多方主体有机联动发展机制产教融合并非仅需产教两端,...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
48
下页
尾页
到第
页
跳转